跑步训练过度 小心疲劳性骨折
纵使疫情令不少中外马拉松赛事改以线上跑Virtual Run形式举行,一众跑步爱好者仍无损斗志,如常一早开始积极备战。不过一旦过度操练,容易令骨骼反复受伤却未能及时修复,而造成疲劳性骨折,以致需要时间康复而影响进度,甚至赶不及参赛。因此,跑步者们切勿操之过急,以免得不偿失。
疲劳性骨折又称行军性骨折,源于军人因长时间反复步操及跑步锻炼,令骨骼过劳致折断而得名。除军人外,不少操练过勤的长跑手或跑步爱好者,也易成高危族。香港港安医院—荃湾骨科顾问医生沙惠良表示,疲劳性骨折是由日积月累的损伤“慢慢储回来”,当训练的强度和频度超出了运动者骨骼所能承受的上限,而其骨骼的复原速度又追不上损伤频度时,就会随时间而演变成慢性骨折。
长时间过劳
有别于创伤性骨折因突发的外力撞击引起,疲劳性骨折由于骨头长期承受不了压力所导致,患者不会认知及感受到受伤经过而即时有痛楚的症状,反而大多是初期只在操练后感到疼痛,并误以为只是疲劳或肌肉痛,到后期变成每次一跑就痛,却仍找不出原因。
临床上,疲劳性骨折多发于承受体重的骨干,包括大腿骨、胫骨、腓骨及跖骨。跑手的疲劳性骨折,常见于脚前掌的第二及第三跖骨近脚趾头位置,这是由于跑步时,须重复以脚掌落地的缘故;其次是见于大腿骨及小腿的胫骨,患者多为长跑运动员。沙惠良同时提醒市民,若穿上不惯常著的鞋履长时间走路,亦有可能导致小腿的腓骨出现疲劳性骨折。
骨扫描磁振助确诊
初期的疲劳性骨折,即使照X光亦难以察觉,不少个案是病情到了中至后期,再照X光时才发现骨骼曾因为反复受伤而造成“生厚咗”的状况。现时,医生会先了解患者的生活和运动习惯,如怀疑患的是疲劳性骨折,就算是早期,也会安排患者接受骨扫描或磁力共振以加快确诊,减低恶化风险。
脚箍助固定患处
早期的疲劳性骨折会采用保守治疗,包括:休息6至8个星期让骨裂位置自行愈合、服用止痛药、有需要时打石膏或戴脚箍助固定患处,以及做物理治疗助回复下肢灵活度。但如发现患处完全折断或甚至明显移位,就需要做手术,例如接受置入髓内钉的微创手术。
以跑步作休闲轻松活动通常不易造成疲劳性骨折,如需要加强训练,最好跟随专业教练指导,学习正确训练方法和姿势。只要循序渐进,不让骨骼过劳,就可助预防疲劳性骨折。
随便看看
- 2025-07-28 02:57:1932强主教练命运各有不同,这4位都在卡塔尔留下了“帅影”
- 2025-09-20 05:54:26一次失败居然让海参出名了? 国足被称为“海参队”,有点不公平!
- 2025-06-15 19:25:00巴西2016球员:回忆那些在里约热内卢闪耀的足球巨星
- 2025-05-27 03:28:03实况新引擎球员如何改变2023年世界杯的竞技格局?
- 2025-05-15 06:04:302018年空手道世界杯精彩回顾:巅峰对决与传奇诞生的瞬间
- 2025-07-03 15:20:08【2024足彩世界杯终极指南】深度解析热门球队投注策略与冷门黑马推荐
- 2025-06-05 03:22:48世界杯足球队最新排名揭晓:传统强队与黑马齐头并进
- 2025-05-10 20:43:07女子运动员大力士:世界杯赛场上的力量与荣耀
- 2025-08-18 00:53:47西甲9年,梅西、C罗的数据对比
- 2025-09-16 22:05:30米纳:在安帅麾下我曾跻身英超最佳后卫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