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的野心:下一代归化计划

在一直伴随着贿选丑闻和劳工问题的卡塔尔世界杯落幕后,很多人预测卡塔尔将减少对足球的投入,然而卡塔尔人用行动回应了部分质疑。

在这两个转会窗,卡塔尔人疯狂买入了大批23岁以下的外援,并均签下五年长约,意图非常明显,就是为了五年后将这些球员归化为卡塔尔国脚。在卡塔尔足球历史上,此类早早布局的引援也不罕见,以去年世界杯卡塔尔的名单为例,就有布瓦勒姆-胡希、佩德罗-米格尔、布迪亚夫三名在U23阶段便转会卡塔尔签下“卖身契”的球员。

当然,在过去的卡塔尔人看来,这些球员只是曾经卡塔尔阿斯拜尔模式的一个补充。在卡塔尔的阵中,此类外国青训的归化球员终究是少数,卡塔尔国家队的主力还是通过阿斯拜尔青训学院招收的大量非洲亚洲小球员,虽然出生地在外国,但实际上是卡塔尔青训一路培养大的,还是以去年的世界杯名单为例,大名单中只有门将希卜、左后卫霍马姆、和前锋海多斯是纯正的卡塔尔人,一些知名球员比如海湾梅西阿菲夫、亚洲杯射手王阿里都是通过阿斯拜尔计划引入的外国人。

然而去年世界杯的惨败也让卡塔尔人痛定思痛:类似体校模式的阿斯拜尔学院出品的球员也许在亚洲能大杀四方,但到了世界赛场上却依然显得极为拙劣。此番大规模引入外国青训的无成年队出场经验的U23外援,也许就是卡塔尔人转换思路的一个体现。为此,卡塔尔人还把联赛的外援政策由3+1+1(3不限国籍+1亚外+1阿拉伯外援)改成了3+1+5(3不限年龄+1亚外+5名1999年后出生的球员)。

下图便是个人统计的一部分卡塔尔联赛的无成年队出场的U23外援(数据来自德国转会市场网)。这些球员以阿拉伯人与非洲人为主,大部分为穆斯林。小部分是来自葡语系国家。也是卡塔尔一贯以来对外国青训背景球员的归化路线。

当然,卡塔尔人也可能是受到了邻居的影响,与卡塔尔隔海相望的阿联酋在2019年本土亚洲杯0:4惨败于卡塔尔后,也开启了他们的归化政策,修改联赛外援政策,大量引入U21外援并签下“卖身契”,关于阿联酋的归化政策,也许我之后会再写篇文章介绍一下。

当然,如此大规模的买入以及联赛外援政策的改变,让有些国家也发现了卡塔尔的“阴谋”,比如,伊朗的03年后防小将哈兹巴维转会萨德后,伊朗人便急匆匆的让他完成了国家队首秀。按照国际足联规程,只要他再为伊朗出场2次,他就失去了代表卡塔尔的资格,让卡塔尔人在他身上投资的230万欧元打水漂。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