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吼+仰天痛哭,王思雨体会到了李梦的难,李媛场均2分却是主力
如果你细看整场比赛,结合主力控卫的表现,特别是王思雨的精彩发挥,恐怕大多数人都会对她产生强烈的同情。毕竟,这次亚洲杯结束后,也标志着中国女篮“三巨头”时代的正式解体,宫鲁鸣教练已在多次发布会上表示,未来将更多依赖年轻球员,并频频肯定李缘的表现。这让同位置的老将王思雨似乎不再拥有为国争光的机会。
当王思雨站上领奖台时,她的痛哭无疑是在共情李梦——那些有心为国征战却没有机会的球员的心情,深深触动了她。回想过去,韩旭、李梦、王思雨这三位球员几乎是所向披靡的“铁三角”。她们曾为中国女篮带来过世界杯银牌、亚运会和亚洲杯金牌的荣耀,那个时候,任何球迷都无需羡慕其他国家的球员。
王思雨的表现也是如此,她在比赛中的贡献一向高效,但与之对比的却是她在队中的边缘化地位。她在五场比赛中的场均得分为9分,外加2.8个篮板、5.2个助攻,投篮命中率高达65%,罚篮命中率为72%。她的这三项数据都排在整个队伍的前列。而在季军战中对阵韩国女篮时,她不仅砍下了19分、7个篮板和7次助攻,正负值也高达25,几乎是她一人撑起了中国女篮的后场。
然而,在四进二对阵日本的比赛中,她仅上场13分钟,拿到4分、2个篮板和1次助攻,未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这不禁让人感到遗憾,毕竟她本应得到更多的上场时间和更重要的战术地位。
反观李缘,作为中国女篮的首发后卫,在五场比赛中的表现却有些令人担忧。她场均仅得2分,1.8次助攻,投篮命中率甚至不到30%。尽管她在2022年世界杯中表现出色,凭借“大心脏”在关键时刻屡次帮助中国女篮脱困,但她在本届亚洲杯上的状态明显下滑,尤其是在四进二对阵日本时的零得分和三次失误,更让人对她的表现产生质疑。
李缘频繁的失误和低迷的状态,严重影响了中国女篮的外线攻防。而中国女篮在对阵日本时的失利,也与她的表现密切相关。如果李缘能够稳定发挥,或许结果会有所不同,这无疑是本届比赛中的一大遗憾。
王思雨已经三十岁,这很可能是她的最后一次国际大赛。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将,她本希望在这届比赛中以金牌作为谢幕。然而,教练组坚持重用年轻球员,王思雨不仅失去了首发位置,还沦为第三后卫。在季军战中,她的出色表现再次证明了她依然拥有顶级的水平。
对于中国女篮的现状,许多人认为,只要解决几个问题,队伍依然有望重返世界顶级行列。首先,必须尽快找到两位能够有效传球的后卫,尤其要放弃李缘这样频繁失误的球员。作为首发球员,她的得分和助攻几乎为零,甚至在防守上也无法为队伍提供支持。这样的后卫,不适合继续在现代篮球中担任重要角色。
其次,中国女篮需要围绕张子宇建立新的战术体系。许多人认为,张子宇在比赛中似乎有些跟不上节奏,但实际上,这并不是她的个人问题,而是战术安排不当。张子宇依然是那个在U19亚洲杯上无所不能的选手,只是目前教练没有为她量身定制战术,导致她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第三,召回李梦是重中之重。尽管李梦的状态有所下滑,但她依然是国内最具现代化打法的球员,且她的经验和能力在关键时刻能够为球队带来巨大帮助。
第四,培养更多外线选手,尤其是具备传球和三分能力的后卫,已经成为中国女篮的一项迫切任务。目前,只有王思雨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其他球员的传球和外线投射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最后,最关键的问题是教练的执教能力。宫鲁鸣在本届亚洲杯的表现遭到了质疑,许多人认为,他的固执已经影响了球队的整体表现。对于李梦的忽视以及一再坚持使用状态不佳的李缘,已成为中国女篮进步的绊脚石。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未来的大赛中,中国女篮想要再度登顶将变得异常艰难。
尽管如此,比赛已经结束,季军已经成为定局。接下来,能否抓住这些问题并加以改善,将决定中国女篮能否在未来的赛场上重回巅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随便看看
- 2025-05-05 12:43:54四川龙舟比赛在哪举办?揭秘传统民俗与现代体育的激情碰撞
- 2025-07-04 16:20:02世界杯启示:如何构建可持续的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 2025-05-26 04:40:16NBA现役中锋在世界杯赛场上的统治力:谁将扛起内线大旗?
- 2025-07-02 07:30:43世界杯C组赛事回顾:精彩瞬间与未来展望
- 2025-06-28 16:46:20NBA国王队精彩比赛录像回顾:从篮球到足球的跨界激情
- 2025-04-25 06:10:35104世界杯:足球盛宴的未来篇章与历史回响
- 2025-07-04 08:20:05金弓杯比赛:激情与荣耀的足球盛宴,点燃全球球迷的热情
- 2025-06-24 07:00:03世界杯爆冷!德国战车2-1逆转法国队,姆巴佩哑火穆西亚拉闪耀全场
- 2025-06-29 18:23:252017年猛龙队球员名单解析:这些球星如何在世界杯赛场大放异彩?
- 2025-06-14 01:44:272014巴西世界杯决赛回顾:德国战车碾压桑巴军团,史诗之战背后的争议与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