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冠军周菊芳:用钢铁意志在轮椅上书写体育传奇

从病床到领奖台的奇迹之路

2004年雅典残奥会自行车赛场上,一个瘦小的身影让全世界动容。周菊芳,这位来自上海的姑娘,在女子1公里场地计时赛中以1分15秒491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为中国代表团夺得首枚残奥会自行车金牌。

"当我第一次坐上赛车时,连保持平衡都困难。但我想证明,失去双腿不等于失去追梦的权利。"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1985年出生的周菊芳,9岁时因车祸导致双下肢截肢。2002年,上海市残联的教练发现了这个在轮椅上仍坚持打篮球的倔强女孩。"她眼神里的那种不服输,让我看到了冠军的潜质。"启蒙教练王建军回忆道。

  • 2003年:全国残运会首秀即获3金
  • 2004年:雅典残奥会打破世界纪录
  • 2008年:北京残奥会卫冕冠军
  • 2012年:伦敦残奥会再夺银牌

"我不是英雄,只是不想认输"

训练场上,周菊芳的假肢与赛车踏板摩擦出的血泡常常把袜子染红。夏季40度高温下,她每天要完成200公里的骑行训练。"最痛苦的不是身体的疼痛,而是看着健全运动员训练时的那种羡慕。"她在自传《轮迹》中这样写道。

周菊芳比赛照片

周菊芳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夺冠瞬间

退役后的新赛道

2016年退役后,周菊芳转型成为上海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教练。她特别关注那些刚遭遇意外的青少年:"我想告诉他们,轮椅不是终点站。就像我的赛车,它带着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如今,她创办的"追风"公益项目已帮助137名残疾青少年接触竞技体育。2023年,她培养的弟子在全国残运会上斩获2金1银。"周教练教会我们的不仅是技术,更是那种永不服输的精神。"队员小李这样说。

周菊芳用她的故事证明:生命的价值不在于你失去了什么,而在于你如何对待剩下的部分。

随便看看